北京2022年冬奥会|微摄系列报告(2) 驻华使节考察冬奥赛区 2021年3月16日至17日,外交部和北京冬奥组委邀请已赴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考察的31个冰雪运动强国驻华使节和高级外交官前往延庆赛区和北京赛区考察。使节们在延庆赛区考察“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奥运村,在北京赛区考察“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冰壶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冰球场、国家体育中心冰球馆、首都体育馆花滑馆和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北京市副市长、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和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陪同参访。
北京2022年冬奥会|微摄系列报告(1) 中行董事长刘连舸赛区调研 3月19日,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调研,考察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冬奥村、古杨树场馆群和云顶滑雪公园的建设情况和冬奥金融服务的筹备进展,期间召开“借冬奥力量 促冰雪发展”座谈会。北京冬奥组委副秘书长何江海、徐志军陪同调研,张家口市市长武卫东、冰雪行业专家及冰雪企业家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45) 距北京冬奥会320天 2021年3月21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320天。 3月20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的2021年全国竞走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广东队选手王凯华以1小时16分54秒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全国纪录。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44) 距北京冬奥会321天 2021年3月20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321天。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位于小海陀山区域,海拔最高点2198.388米, 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从“信号盲区”到“4G/5G全覆盖”,建设过程历经近5年,目前网络建设已经完成。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43) 距北京冬奥会322天 2021年3月19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322天。 长春市与吉林市,双双诞生过冬奥冠军,联手承办过1届亚冬会和2届全国冬运会,拥有16座雪场和200多块冰场,两市持续多年连线合作逐梦冬奥,亦造就了冰雪双城传奇。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周洋与冰球小选手们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42) 距北京冬奥会323天 2021年3月18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323天。 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奥运核心区生态景观统筹规划方案》日前编制完成。根据该方案,张家口赛区奥运核心区将形成完整的生态绿地体系,打造赛时景观风貌。该规划旨在让张家口奥运核心区山更绿景更美。图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何世红摄影
党史百年 | 微摄党史学习系列报告之六 党史学习北京报告会 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共北京市委16日上午在京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首场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作宣讲报告。 3月16日,参会人员在听报告。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41) 距北京冬奥会324天 2021年3月17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324天。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6日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讨论有关文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40) 距北京冬奥会325天 2021年3月16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325天。自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在“带动3亿人上冰雪”的大目标下,冰雪运动在国内的热度正持续攀升。中国旅游研究院年初发布《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预测,2020~2021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休闲旅游人次将达到2.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超过3900亿元。 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39) 距北京冬奥会326天 2021年3月15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326天。 中央气象台3月15日6时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我们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沙尘天气,其中,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图为3月15日早晨北京。 何世红 摄影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38) 距北京冬奥会327天 2021年3月14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327天。 北京时间3月13日凌晨,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右手骨折情况下依然斩获滑雪世锦赛金牌。谷爱凌创造了中国冰雪历史,北京冬奥会摘金是她下一个目标。3月12日,哈尔滨极地公园启幕迎客,一对白鲸在表演节目。新华社发(张涛摄)
党史百年 | 微摄党史学习系列报告之四 带你听有声党史读物 3月12日,贵阳市云岩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在体验馆听有声党史读物。该校建成红色文化数字化体验馆在利用传统展示手段的同时还通过信息化技术,利用有声阅读平台,将百余部红色书籍、党史图书、政治理论图书等压缩成可扫码听读的有声读物。新华社记者刘续摄